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详情

【速看料】我在山西修文物!全国六大“门派”龙城“论剑”

行业资讯 来源 :锦绣太原城 2023-03-27 06:10:58

技于指尖,俯仰千年。当一件件破碎的瓷片、锈蚀的青铜器、残损的壁画,以及零散的木材,在一双双巧手之中,宝贵文物褪去伤痕,再现古风神韵。这便是文物修复师存在的意义。3月25日上午,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太原开幕。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的219位文物修复师和考古探掘工,分为六大“门派”,龙城“论剑”,一争高下。

▲开幕式现场,参赛选手们跃跃欲试

文物修复师是一个有趣的职业,可细分为不同工种。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金属文物修复师、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和考古探掘工,共同组成了此次比赛的文物修复六大“门派”。本次大赛成为迄今为止文物行业参与范围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职业技能竞赛,竞技性强、观赏性强、科普性强。


【资料图】

在3月24日、25日两日的比赛中,金属文物修复师和陶瓷文物修复师们经过长达14个小时的摸索,反复修补、仔细琢磨,破损的青铜器逐步还原真实模样。尽管使用的工具与工序不同,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追求文物修复后的“真”——重现芳华。而此次比赛的精彩看点之一是修复师手中的每一件可移动文物,包括金属文物、陶瓷和壁画都是货真价实的原件。“这也正是举办比赛的一个初衷,我们希望创造一个与平时修复环境一致的场景,比赛难度是非常大的。”本次大赛可移动文物组组长钟家让表示。

▲选手在对破损的编钟进行修复

行天下之技,护文物之美。在金属文物修复师赛区,每位选手面对的残破文物年代不同、形状不同、用途不同,修复方案也各不相同。来自陕西的马腾飞需要修复的是一件西周铜簋。他如同一位医生,针对文物不同部位的病害制定了修复步骤,耐心地依次填补、粘接,最后在文物表面雕刻纹饰,每一步骤都不敢大意。

该赛区裁判员雷金明表示:“山西是文物资源大省,这次比赛为43位金属文物修复高手提供了如此类型丰富的文物原件,充分展现出各位高手的技艺。大家互相切磋交流,这样的机会非常珍贵。”

▲选手在修复陶瓷文物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对于比赛中的陶瓷文物修复师来说,他们手中的“瓷器活儿”需要集合物理、化学、历史以及传统书画技法等多重学科知识的运用。各种颜色的瓶瓶罐罐摆在桌上,还有气泵、喷笔、刀具,甚至还有一位年轻的女选手用到了家用吹风机。

相较于其他大赛,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每一项目的实操环节比赛时间都长达十几个小时,如实反映了文物修复师和考古探掘工日常工作的艰辛。木作文物修复师赛区和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赛区共同使用一个比赛场地。与修复金属、陶瓷时的屏气凝神不同,这两个赛区从比赛一开始便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在两个比赛日里,木作文物修复师需要按照图纸,将面前的原材料木桩完成一份月梁梁头、昂尖、耍头的制作。锛、斧、锯、刨、铲、凿……各种传统木作工具在修复师手中轮番使用,将中国古老的榫卯艺术尽情展现。

▲木作文物修复师赛区的选手们在紧张的比赛中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目前我国有很多文物亟待修复,但与之相匹配的技能型人才远远不够,他们需要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地学习一项技艺,不断练习。希望通过这次大赛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了解他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

来源:山西日报

标签:

精彩放送

返回顶部